姓名:李为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Focus Area):
1、电力信息安全
2、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3、大数据与数字电力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主楼E1117室
电子邮箱:epulw@126.com
办公电话:61772649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李为,女,1964年7月生。 1987年在太阳集团5313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4年在太阳集团53138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2001年被聘为副教授,2013年晋升为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信息安全及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近期重点研究基于零信任机制的网络安全技术。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纵向课题8项、横向课题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多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40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教材6部(其中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1、教学课程:操作系统(本科),高级操作系统(研究生)
2、学生培养
毕业硕士:80余人。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行业涉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科研院所、航空航天、政府、运营商等。
三、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纵向项目:
【1】工信部专项,基于商用密码的复杂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安全保障平台项目,2020.7-2022.6,95万元
【2】工信部专项,能源领域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019.8-2022.7,420万元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研究,2020.7-2023.6,79万元
【4】工信部专项,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2019.7-2021.6,450万元
【5】北京市共建项目,面向电力的北斗应用平台建设,2017.1-2018.12,30万元
【6】北京市共建项目,输变电设备状态可视化智能管理平台,2014.1-2015.12,29.37万元
【7】北京市共建项目,电力信息技术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2013.12-2015.11,47.366万元
2、横向项目:
【1】国家电网公司,面向闭源电力工控系统的安全防御技术研究,2020.1-2021.12,100万元
【2】国家电网公司,面向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基础防护和安全管控关键技术研究,2019.7-2021.6,80万元
【3】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化电力网络安全仿真验证环境关键技术研究,2019.1-2021.12,100万元
【4】国家电网公司,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基础防护体系及终端层安全监测防护技术研究,2019.1-2021.12,100万元
【5】国家电网公司,适应源网荷互动的工控系统多层协同防御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1-2019.12,73万元
【6】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厂站网络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2018.1-2019.12,130万元
【7】国家电网公司,基于安全芯片的电力业务终端安全架构设计与防护技术研究,2016.1-2017.12,70万元
【8】国家电网公司,高性能网络安全监控基础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5.1-2016.12,140万元
【9】国家电网公司,面向智能配电网的通信与计算协同关键技术研究,2015.1-2016.12,115万元
【10】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测评实验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2013.1-2014.6,220万元
四、主要获奖
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校级“优秀班主任”,并获得2011年校级“先进女职工”称号。
五、代表性论著(第一作者,限10篇)
【1】教材“分布式操作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12(主编)
【2】论文“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SM2-Based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Scheme With the Key Agreement for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s”.SCI二区,国外期刊.2018.10
【3】论文“Electrical Load Forecasting Using Echo State Network and Optimizing by PSO Algorithm”.国际会议论文EI.
2017.10
【4】论文 “The Demand side response strategy based on staggering power consumption”.国际会议论文EI.2017.10
【5】论文“Design of Data Protection Model for Power Business Terminal Based on OTFE”国际会议论文EI.2017.3
【6】论文“Hybrid Trust Chain Security Model with Cloud Computing Based on Smart Grid”国际会议论文EI.2017.2